百姓小康梦就是我的中国梦乡村爱心故事
“我的梦就是整个黎城老百姓聚集起来的梦,他们想的事情就是我应该做的,也就是我自己的梦想。
---张韶忠
有这样一种说法:实业家分为三类,一类是生意人,什么钱都赚;一类是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一类是企业家,关注社会责任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黎城县人大代表、三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韶忠,就是属于关注社会责任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家。他的梦想就是让黎城的老百姓靠小核桃来圆小康梦。
梦想,源自生活
1967年,张韶忠出生于黎城县黎侯镇下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成长于曾经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太行山区。此后,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大潮中,张韶忠并没有因此圆梦,他落榜了。在大山里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没有办法为高中毕业的张韶忠找一份好工作,憨厚的父母面对儿子常常偷偷落泪。
太行山出来的儿女注定拥有大山的厚实和坚韧。张韶忠没有悲观,没有消沉,他坚信有党的富民政策指引,有农村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勤劳、知识和智慧,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改变自我,铸就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他和父母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贫瘠的土地耕耘着自己的生活。
那是段缺乏激情的岁月,日复一日的重复劳作,除了能减轻父母的劳累,生活一成不变。张韶忠有些茫然。上世纪90年代涌动的打工潮也开始在太行山区蔓延,张韶忠萌生了到外面闯荡的念头。与父母商量之后,在接受了短期的“劳动力就业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后,张韶光走出家门涌入了外出务工的大军。
在山东等地外出打工的两年里,张韶忠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农村如何才能致富。在寿光,他常常惊讶于当地蔬菜种植的高产丰收。在烟台,他看着一箱箱高档苹果运上码头,兴奋不已。农业一样有未来,张韶光心里莫名的激动。在太行山的家乡里,密布的核桃树难道不是资源吗?张韶忠豁然开朗,他决心把山东发展特色农业的经验带回家乡。
从起点回归起点,有的人一成不变,踌躇不前。张韶忠的这一圈却转出了高度,原来的那个点已经被无限放大。
回到黎城,张韶忠把目光聚焦在了家乡生产的核桃树上。当时,黎城的核桃种植虽然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但基本都是以户为生产单位、以棵算生产规模的经营格局,其经济效益可想而知。尽管黎城已经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政府也加大了对核桃产业的扶持力度,但世代对种植核桃树习以为常的人们,从来没有想过在核桃树上能淘出金子。张韶忠一提出规模种植核桃树的想法,就遭到了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反对。深深被山东寿光、烟台特色农业规模发展模式吸引的张韶忠已经下定了决心,在黎城用同样的模式,把核桃产业发展起来。最初,他又跑乡又跑县,用自己辛辛苦苦打工及向亲朋好友借来的30000元资金,承包了本村120亩荒山及弃耕地,在县林业局技术员的指导下,引进种植早实良种核桃树3600株,开始了自己的“核桃致富梦”。
张韶忠是个有心人。为了保证成活率,他在县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留足核桃树营养带外的空档里,种植尖椒、大豆、土豆等低杆农作物。这样,既不影响核桃树的正常生长,又能增加当年的产出收入,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当年,张韶忠种植的核桃树达到了95%以上的成活率,在当地引起轰动。县里农业、林业部门联合在张韶忠的小基地里召开了现场会,推广间作种植模式,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并被在全县范围内开始推广。
然而,成活率并不能树立典型的榜样,经济效益才有说服力。在张韶忠的精心管护下,120亩核桃树进入盛果期可年产核桃36000斤,年收入可达468000元,亩均收入3900元,是常规农作物收入的2.5倍。这一试验,让当地农民彻底改变了对张韶忠的看法。小核桃真能赚大钱,张韶忠欣慰地笑了。而他的梦想也开始涌动,如何扩大规模,带动产业发展,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成为他下一个目标。
崛起,在于思维
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思维者的精神。
2003年9月,已经对核桃树种植和管理轻车熟路的张韶忠成立了黎城县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513”龙头企业——黎城三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张韶忠表示,黎城核桃产业长期没有发展起来,除了当地农民对核桃市场价值的淡漠之外,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产业引导,没有后续开发,没有技术支撑,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核桃外销,显然无法做大。他成立三泰科技的目的,就是要把黎城的核桃真正做成一个产业,一个品牌,无限挖掘核桃的各种附加值,带动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无疑,作为县人大代表的张韶忠有着异于常人的睿智和胸襟。他构筑的是一个恢弘的产业链条,他考量的是让更多的人能发家致富。
从三泰科技组建以来,张韶忠就始终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扩大农副产品出口,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黎城核桃产业发展壮大,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从一个农民的角度来说,张韶忠的这个梦想承载的内涵足够丰富,足够深邃。
张韶忠清醒地意识到没有持续、丰产的基地,公司不可能稳步、快速稳定发展。于是他在公司起步之初就把基地建设放在首位。首先在西井镇北委泉村建立了第一个核桃示范基地,核桃基地内套种有多种红小豆、黄豆、粟类等农作物,不但为公司开辟了生产原料来源,而且带动了该村的经济发展。为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公司的原料生产基地,他把发展有机核桃生产基地作为公司发展和壮大的工作重点,大力扶持和培育有机核桃生产基地的发展。几年来,全县有机核桃生产面积从原来的2000亩发展到现在的5000亩,由原来带动农户2000户增加到5000户,为农民增收和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营农副产品企业仅靠原料销售和初加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根本难以立足,企业发展也极为缓慢。为使黎城核桃走向国内高端消费市场,更好地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张韶忠绞尽脑汁,采取了一系列科技手段,改变了当地核桃固有的生产模式。
2005年,本着打造健康绿色有机食品的理念,张韶忠与北京林大、中国农科院在山西第一届农博会上与省食品研究所共同探讨了研发原生态低温冷炸健康脱脂的核桃仁技术问题,并成功破解了该项目成本高、原料短缺的技术难题,使三泰科技成为全国第一家利用低温冷炸技术生产核桃油有机产品的企业。
2009年,张韶忠经多方考察与北京大学和山西工业食品研究所合作,利用原品自身的质量优势对核桃进行综合深加工。项目总投资3002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加工核桃1800吨,生产核桃油800吨,核桃蛋白粉1000吨。项目建成投产达效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7000万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投入资金1200万元,建成生产车间2300平方米,年生产300吨核桃油生产线一条,并已通过国家验收。三泰科技生产的益智核桃油选用天然绿色的太行山有机核桃为原料,采用国际领先的纯物理工艺压榨技术,真空充氮包装,除去了核桃中的腐烂成分,及有害的黄曲霉素,保留了核桃中的营养精华,不含任何添加剂,属于纯天然的有机食用油。产品一经投放市场,就得到强烈的反响,被人们誉为“液体脑黄金”。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张韶忠通过市场调查和反复论证,又与北京大学和山西食品工业研究所合作,在原来的基础上上马非油炸核桃系列休闲食品项目。该项目是利用微波-光波组合干燥技术进行非油炸核桃系列休闲食品的开发,国内外目前尚无先例。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现已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了非油炸核桃仁加工车间850平方米,原材料、辅助材料库400平方米,以及加工设备购置。目前已进入试生产和制定包装阶段。项目完成后,可实现产值8600万元,实现利税1200多万元,带动农户2万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
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三泰科技已经形成集核桃收购、加工、出口一体化经营模式的企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汇的外向型企业。既可带动核桃产业的发展、改善贫困山区人民的生活,又能拓展对外贸易、增加出口创汇,达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效果。
几年来,三泰科技连年被长治市政府评为“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和“开拓国际市场先进企业”;公司注册的“三泰”牌核桃商标2009年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三泰”牌核桃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黎城三泰核桃标准化示范园区”成为长治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公司还被列为山西省农产品加工“513”工程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前景,冲出国门
三泰科技从成立到今天已经走过九个年头,张韶忠所熔铸的“三泰”牌核桃系列产品如今已经远销到北京、天津、广东、东北等地,三泰的名头在业界已经今非昔比。2010年5月17日,美国食品安全与质量理事会总裁塞缪尔·雅名布·凯班、美国钻石食品公司名誉董事长约翰·约瑟夫·克尔伯特等一行四人到张韶忠的核桃基地考察时,对三泰科技的产品和经营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出了对三泰浓厚的兴趣。三泰科技的分量可想而知。
虽然没有足够的知识背景,但张韶忠却十分注重对企业的科学搭建。作为一个农业产品,没有强大的科技支撑,其发展后劲和品牌打造无疑十分困难,张韶忠对此心知肚明。不论是核桃油生产线的上马,还是非油炸核桃系列休闲食品项目的规划,无疑都是为了充盈三泰品牌的内涵。
为了提升科技含量,张韶忠相继与深圳海王星辰医药有限公司、瑞丽来有限公司、北京三农公司等国内一些大中型企业结成了合作联盟,与北京林业大学、山西食品工业研究所结成了技术研发联盟。2011年6到7月份又在黎城、长治人才交流市场新聘近10名大学生,充实到生产、销售、检验等岗位,协助公司完成了QS 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有机产品认证,提高了产品的含金量。
张韶忠表示,下一步,他还将依托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技术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和未来市场走向,组建核桃技术服务中心和核桃技术研究中心,从产业源头的基地管护开始,到最终的产品研发,形成独立的产、学、研产业链,增加核桃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真正做成三泰核桃强势品牌。
从当初种植120亩核桃树到形成几天5000余亩的核桃基地,从当初人们的不理解到今天带动数千人脱贫致富,张韶忠的产业梦想成为现实。然而,张韶忠的梦想却远不及此。“十二五”期间,他准备继续扩大有机核桃生产基地,每年新增1000亩,力争到2015年末形成1万亩的规模,同时要把“三泰”打造成山西核桃的第一品牌,把三泰核桃园区打造成太行山脉全国核桃经济精品产业园区。
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农民带活了一个产业,而且如此精彩。如今,核桃产业已经成为黎城“一县一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张韶忠的无私奉献和拼搏精神给了山区农民致富增收无限的希望和憧憬。他的回答却透着平实和憨厚:“我的梦就是整个黎城老百姓聚集起来的梦,他们想的事情就是我应该做的,也就是我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