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夫妻陈天文郭改然收养孤残儿乡村爱心故事
【人物简介】
陈天文,男,65岁,原平市楼板寨乡西庄村人,初中毕业,曾在原平一家化肥厂当装卸工,后回到本村务农。
郭改然,女,59岁,原平市楼板寨乡山水村人,初中毕业,在家务农,后经介绍嫁给了当年被媒人称为学习好、心眼好的陈天文。
1989年,这对普通的农民夫妻,在路旁拾到并收养了第一个弃婴,之后第二个、第三个……夫妻俩先后收养了39名孤残孩子。25年来,夫妻俩默默无闻地与这些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孤残儿童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
25年来,他们有自己的孩子,却把更多的爱,分享给了这些被亲爹亲妈遗弃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并不宽裕,却拿出了所有积蓄,用于抚养这些孤残孩子;他们曾遭遇了家人的责难、村邻的不解,却始终坚持将这些无依无靠的孩子抚养大。
在夫妻俩的感召下,其大儿子儿媳、出嫁的女儿、其姐姐也先后帮忙代养起了孤残孩子。2011年11月,郭改然被中国儿童基金会授予“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2013年3月5日,陈天文被山西省文明办授予2012年度“第四届山西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在这个大家庭里,所有的孤残孩子都是夫妻俩的“心头肉”,而在这些孤残孩子眼里,这里就是“乐园”,陈天文、郭改然就是他们的“亲爹妈”。
【场景素描】
3月13日正值农历二月初二,俗语称:“二月二龙抬头”。早上6:30,陈天文在院中放了3个大爆竹,引“钱龙”回家。按当地风俗,这一天,要喝红稀饭,吃花糕。家里孩子多,陈天文、郭改然早早忙碌起来,生火烧水,淘米切花糕,老两口一番忙碌。8时许,孩子们陆续醒来,“爬的爬、跳的跳、抱的抱”,在一阵吵闹声中,孩子们围上饭桌,吃起了丰盛的早餐。
9:00,陈天文送5个孩子上学,郭改然和大儿媳收拾碗筷。之后,夫妇俩利用空当,去乡里给孩子们买点奶粉和常用感冒药等。安顿好其他孩子们后,老两口步行出发,家中孩子们就由大儿媳照看。
10:20,下身残疾的“小蛋”和“欧欧”在院里爬来爬去,兴奋地抱着院内两只刚出生的毛茸茸的小狗玩耍;而在屋里,不便出门的“大虎”和“党荣”则在炕上嬉戏;脑瘫严重的“苏苏”,则被单独安排在一间小屋内休息睡觉。在另一间屋内,“小虎”则咿咿呀呀唱起了歌,似乎在哄着床上“星月”小妹妹玩。大媳妇郭引莲一刻不敢放松,穿梭于几个房间中照看着。
11:34,郭改然提着一袋烤肠,陈天文扛着一箱奶粉走进大门,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喊着:“爸爸妈妈回来啦”。而“小蛋”和“欧欧”更是兴奋地爬出迎接。陈天文赶忙把奶粉放在院子里,与郭改然各自抱起了一个孩子,俩孩子在他们脸上亲来亲去。此时,屋里的几个孩子急得又喊又叫。老两口进屋里将买来的烤肠一根根分给了孩子们,然而孩子们都舍不得吃第一口,争先恐后地把烤肠塞进爸爸妈妈嘴里,老两口只好象征性地挨了挨嘴。
12:30,上学的孩子们放学回家。陈天文、郭改然夫妇赶忙迎出来,这时几个孩子一下子扑进了爸爸妈妈的怀抱,抱腿搂腰地撒着娇。恰逢过“二月二”,大媳妇已调好了肉馅,全家要包饺子吃,等待这个特殊大家庭的,又将是一个“团圆”盛宴。
【对话典型】
一时心软捡回第一个从此一发不可收
山西晚报:还记得吗,你们是怎样开始收养这些孤残孩子的?
郭改然:当然记得!那是在1989年4月的一天,我进城和老头子一同回村,在解村乡一个小村路边看到围着好多人,过去一看竟是一个被遗弃的残疾婴儿。当时我们自己的孩子还小,家里也不富裕,就没想着收养她。看了看就打算走,可是一边走一边听着她的哭声,我心软了,就抱回来了。
后来,我弟弟说民政部门有两个弃婴很可怜,想找有爱心的人家帮忙照料一下,一月补助150元。没来得及细想,我就把两个孩子抱回来了。再后来,通过各种途径而来的孤残孩子越来越多,每次我们都想“拒绝”,可每次见了这些可怜的孩子们,都无法放弃。
山西晚报:这些年抚养这么多孤残孩子,很不容易吧?
郭改然:说实话,真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我们收养的都是孤残孩子,多少都有点毛病,不是脑瘫的,就是身上长瘤子的,要不就是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最轻的孩子也是兔唇。但这些孩子要吃要喝的,还需要特别照顾,这其中的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记得2007年9月,我们又照顾了民政局委托照料的3个残疾孩子,当时连上我们自己家的儿女,近20个人挤在不大的通铺上,我和丈夫就天天躺在床沿边守护着他们睡觉。
吃了不少苦但这些孩子是我们的心头肉
山西晚报:这么“辛苦”,你们想过放弃吗?
陈天文:怎么没想过,说实话,我家里很穷,当初收养孤残孩子,我就有担心,后来收养的孤残孩子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我们俩还闹过呢。1992年那年,我家已收留了6个孤残孩子了,积劳成疾,我老婆病倒了。4月份的一天,她心脏难受,浑身无力,嘴唇发黑,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心脏有问题,建议不能太过劳累,我是对她又气又心疼,我问她你究竟是要命还是要这些孩子?她一声不吭。回家看到孩子们,她哭了,最后还是决定只要有一口气,就养活着这些苦命孩子。我也急哭了,就想既然老婆决心这么大,那我就和她一起同甘共苦吧。当年,我辞掉了在化肥厂当装卸工的工作,回家和老婆一块儿照顾这些孩子们。
山西晚报:收养这些孩子的过程中,有没遭遇过不解和非议?
陈天文:那太多了。首先是来自家庭内部的。我原先在原平化肥厂打工赚钱,我们有自己的房子,有两个儿子1个女儿,还有一点积蓄。但随着收养的孤残儿多了,积蓄花光了,日子过得越发艰苦。大儿子不干了,说放着好日子不过,放着自己家的孩子不管,整天围着这些孤残孩子转,这是何苦呢?因此,整天和我们生气。我实在忍不住,就跟他透露了个秘密说:“你也是我们收养的,你和他们一样。”真相大白后,大儿子逐渐转变了思想。
还有就是来自外界的不理解。村里有人说我们神经了,自己家还过得不富裕,倒收养了一堆残疾娃,简直是活受罪。还有人说民政局给每个孩子每月补150块,我们是想赚钱。可谁算过账,当时一箱奶粉就得一百六七十块呢,更别说给孩子日常穿衣看病等开销了,这些年,一家子就跟着吃苦了。可没办法,这些残疾孩子早已成了我们的心头肉啦。
只要有口气在就会对这些孩子不离不弃
山西晚报:为什么会坚持到今天呢?
陈天文:别看这些孩子身有残疾,可他们也懂得回报。每次我们从外面回来,孩子们会一窝蜂地涌上来,争相抱住我们叫着爸爸妈妈;每次孩子们有了好吃的,都不忘给我们嘴里塞一口。
当然,还离不开家人的支持,这也是动力。成家的大儿子儿媳在外面租了房子,还主动带走了5个残疾孩子抚养。再后来,我闺女、老婆的姐姐都被感动了,也主动带走了几个残疾孩子抚养。此外是来自于媒体的呼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更让我们感动不已,因此坚持到了今天。
我有一个本,上面记着帮过我们的好心人所做过的一切。近年来,有许多爱心人士前来看望“我的孩子们”,有的捐款、捐物,还有的捐助住房,使孩子们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原平市民政部门也在不断提高给孩子们的各项补贴,让孩子们吃饭、穿衣、上学、医保都有保障。
山西晚报:未来有什么打算?
郭改然:这些年,受到大家的帮助,条件得到改善,孩子们也住上了新房。目前,除去夭折的孩子和被抱养、代养的孩子外,我们和大儿媳还收养着13个孤残孩子,这些孩子有5个已经上了村里小学,还有2个,下半年也想让他们去学习。没法去学校上学的,我们就在家里教孩子,怎么也得让孩子们学点文化,拥有一技之长,将来回报社会,回报好心人。就是达不到这些,最起码也能养活了自己。只要我们有一口气在,就会继续养活这些残疾孩子,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