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351-4885129 | 投稿邮箱:sxxncw@163.com

一个乡村教师30年的幸福坚守乡村爱心故事

发布时间:2022-12-29 15:53:50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5

    “同学们,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奇的国度——— 拼音王国。拼音王国里住着许多拼音娃娃,我们今天要先去认识最最可爱的三个小朋友:a、o、e。a,阿姨的‘a’;o,喔喔叫的‘o’……”距离娄烦县城15公里外的盖家庄小学,赵变栓老师正在给一年级的三个孩子讲拼音。

    47岁的赵变栓是这个学校唯一的老师,共带一、二年级的7个学生。10月14日,记者驱车来到娄烦县盖家庄小学,走进了这个单师学校,走到了赵老师和学生们中间。

    “现在每个乡镇有一个寄宿制学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就都到那边读书了。一、二年级的学生在村里的学校读书,学生人数都不多。所以现在娄烦好多村都有这样的单师校。”赵变栓告诉我。

    由于学生少,学校就设在盖家庄乡政府里面。这个学期,乡政府二层的新办公楼投入使用,学校也就跟着变成新的了。

    崭新的教室里,阳光充足。7个学生分成两拨,二年级4个,一年级3个。刚搬到新教室,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二年级的冯珍珍高兴地说:“我们的教室现在特别漂亮,还有新桌子和新椅子。”在教室的后墙上,整齐地贴着孩子们画的画,把这个崭新的空间装点出了教室的感觉。

    赵老师一个人负责带两个年级的语文、数学等所有的七门课程。一个人带两个年级还是“全科”,怎么带?面对记者的疑问,赵老师拿出她的两个小黑板。“一块黑板给一年级用,一块给二年级用。黑板一面是语文板书,另一面是数学板书。上课的时候,先给一年级的讲。一年级讲完了,让他们看着黑板练习,然后再给二年级的讲。”赵老师说,语文和数学课分开上,像美术、音乐、体育这些课程就一起上。“反正一共才7个孩子。一次不会就多讲两次,实在不行了就一个一个地教。农村家长大多数都不辅导孩子的学习,孩子们学习主要靠在学校的时间。我在这里多盯他们一会,他们就能掌握得更牢固一点。”

    从楼道窗户看下去的平房,就是学校过去的旧教室。一共三十多平方米的一个里外间。外间就是原来的教室,现在空出来了临时堆放着物品。里间是赵老师的办公室兼宿舍和厨房。一张床,一个柜子,一个书桌,两把椅子,一架脚踏风琴。在一个角落里,摆放着电饭锅和电炒锅。虽然有点拥挤,但很整齐。

    一如赵老师给人的感觉:干净利索。就是这样一个简陋的小学校,各项工作却一项不落。在里间的墙上,还张贴着和谐校园工作方案、文明礼仪、和谐校园校歌。“前几年学校还有三年级和四年级,共三十多个学生,我还有一个同事闫老师。我带一年级和三年级,闫老师带二年级和四年级。这几年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都到寄宿制学校了。闫老师前年也退休了,就剩下我一个人了。”

    赵老师从1982年参加工作,就一直在盖家庄乡的学校教书。“我们乡里有12个单师学校和一个寄宿制学校。我有七年是在寄宿制学校,其他时间就是在教学点上带复式教学。”工作了30年,赵老师带了23年的复式班。

    “现在人们生活好了,村里很多人都搬到县城去住了。”赵老师的家原来就在这个村。前几年家人也搬到县城了。她平时就住在学校,周末的时候才回家。

    虽然生活不如过去方便,但是赵老师却打心眼里为现在的好日子高兴。“现在条件好,我们学校也越来越好了。虽然我一个人在学校住,但是生活得很好。在农村,当教师是很受乡亲们尊敬的。农闲时,乡亲们经常做上好吃的让我到家里吃饭。而且现在我们的待遇也不错,我一个月能拿到2500块钱,这在农村已经是很好的收入了。我也特别满足。”

    百姓生活改善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学生跟随父母到县城读书了。“现在学校学生越来越少,但是只要有一个孩子在这里读书,我就要坚持在这里。”赵老师说这是她的责任。

    深秋的娄烦,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窗外的杨树叶子已经变成金黄色,在阳光照耀下泛着点点金光。几位工人师傅正在给学校立新旗杆。赵老师欣慰地说:“我们的学校越来越好了,下周孩子们就能在新操场上升国旗了。” (太原日报)

(编辑:古霞)



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山西新农村建设网微信公众号山西新农村建设网微信公众号
山西新闻报道集

全媒体矩阵

投稿热线:0351-4885129
投稿邮箱:sxxncw@163.com
官方微博:山西新农村建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