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351-4885129 | 投稿邮箱:sxxncw@163.com

左权县上武村:蹚出“红”+“绿”乡村振兴新路子晋中

发布时间:2023-01-11 15:56:16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2
  • 记者在左权县上武村采访蔬菜种植大户赵华青。

  • 上武村全貌

  太行山百里画廊,重峦叠嶂。清漳河蜿蜒绵长,风姿绰约。驶上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泛着油光的路从眼前铺开,迤逦延伸,车窗外一山一景,山转景移,美不胜收。立村约1500年的上武村在这群山环抱中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山水田园画。
  新年伊始,记者顺着宽宽展展的道路来到上武村,穿过村口牌楼,只见几位老者在冬日暖阳下下象棋,他们笑着争论着,安静的村庄因他们而生动起来。上武村位于左权县城东南32公里处,全村283户,711口人,交通便利,是全国文明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抗战时期,上武村驻扎过朝鲜义勇军华北支队、一二九师轮训队、八路军卫生学校和鲁迅艺术学校。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浸染着烈士的鲜血,闪耀着红色的光芒。”上武村党支部书记刘俊飞自豪地介绍。

“节点美”走向“全域美”

  数九隆冬,沿着上武村宽阔的街道往前走,干净整洁的街巷院落映入眼帘。“现在是冬季,农村没有什么好的风光。其余三个季节放眼望去,红的、绿的、黄的,五颜六色,像墙上挂的风景画。”村民赵红光讲道。近年来,上武村坚持党建引领,以“三带三创三提升”为主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蹚出了一条“生态和谐、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上武村地处太行山上,农业发展受气候影响大,以前家家户户种地,辛勤劳作却没有好收成。粮食不行就种蔬菜。聪明的上武村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改变种植方向——在县科技部门的帮助下,上武村在全县率先使用地膜覆盖技术种植西红柿、黄瓜、西葫芦、西瓜等,叫响了“上武蔬菜”的品牌,使许多农户步入 “万元户”行列,成为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靠种“责任田”率先富起来的一批农户。
  “调整产业结构时,上武村首选种植优质蔬菜,就是因为上武村有这方面的传统和历史经验。”村党支部书记刘俊飞说,近年来,借助全省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的东风,上武村利用各级扶持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土地流转建设设施蔬菜基地,发展现代农业,再现了蔬菜种植的风采。这一点村民张天兰最有感触:“去年我流转了别人4亩地,种了6个蔬菜大棚,总收入在8万元以上。”和张天兰一样,上武村有32户农民都参与了种植大棚蔬菜,成为左权县屈指可数的蔬菜种植特色村。大棚蔬菜已经成为上武村农民增收的一项主要产业。
  在此基础上,上武村全力打造“一带六园”农业产业“特色村”,持续推动休闲农业观光廊带建设和80亩阳光葡萄园采摘园、100亩观光桃花园、50亩设施蔬菜园、100亩矮化甜柿园、150亩优质核桃园、200亩富硒苹果园的提档升级。2020年,“一带六园”年产值达350多万元,带动165户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

民歌汇唱响“幸福歌”

  2020年9月5日,第二届左权民歌汇在左权县桐峪镇莲花岩景区落下帷幕,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3266名(组)选手参赛。嘹亮的歌声不仅在这里回归到最原始的模样,也改变了一群人的命运,包括上武村村民。上武村距离莲花岩景区不到5公里,村口就是207国道,驱车十分钟就能到。依托左权民歌汇带来的流量,上武村出现了一群经营农家乐和农家民宿的“好手”。
  太行人家8号院里,掌柜王少明和妻子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切菜、烧水、生火,一切准备就绪,开始为来村里旅游的客人准备午餐。王少明数年前开过饭店,近几年看着绿水青山的家乡美景和逐渐兴起的休闲旅游业,他把握住乡村旅游的机遇,在村里建起了农家乐,热情周到的服务加上丰富可口的饭菜,让客人们流连忘返。“蔬菜是咱村大棚里摘的,粮食是秋天刚打的,土鸡也是自己养的,绝对保证食材的纯正绿色。”王少明指着厨房各式各样的食材热情地介绍着:“这是赵华青家大棚里的生菜,这是赵红光大棚里的西红柿,这是申小四家的桃子……我们村的农产品品种全,质量好,好多客人吃完还要买点回去呢。”正在用高粱秆盖帘凉馒头的王少明爱人也高兴地说,“客人还买这个盖帘呢!没想这个地里到处都是的高粱秆,拾回来编一下,就可以再卖到50多块钱。真是托共产党的福啊!”
  从王少明家出来,转个弯就到了太行人家15号院,院主人刘翠萍正在打扫卫生,听到有人来访,她从屋里挑帘出来。“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我也收拾收拾,用新面貌迎接新的一年。”刘翠萍家就是上武村打造的18户农家民宿的其中一家。按照村里的规划,刘翠萍将自家闲置的三间屋子打造成了客房,开起了民宿。“政府补助2万元,沙发、衣柜、被子和床单都是统一购买,客人来住一个房间一天收80块钱,早餐免费吃。从去年建好到现在,天天都有客人入住,收入算下来快上万了。”原本靠种地收入的刘翠萍如今坐在家里就能挣钱,尽管儿子、孙子都在县城,她也舍不得离开家,“来村子的人多了,比以前热闹,收入也比以前多,这么大院子建这么好,不想去县城。”
  “桃花花你就红来,杏花花你就白,爬山越岭俺寻你来呀,啊格呀呀呆……”传统开花调《桃花红杏花白》仍旧在山间回荡。“左权民歌汇举办后,慕名来访的游客至少增加了一倍。你看对面山坡上一百多亩桃树和杏树,到了春天果树开花,歌词中描绘的美景抬头就能尽收眼底。”刘俊飞满面桃色地说。

“红”+“绿”激活乡村游

  一路走来,上武村的街巷院落干净整洁,红星剧场、文化活动中心引人注目。
  行至一排带阁楼的房屋,灰墙灰瓦,棕褐色门窗,抬眼望去,厚重感扑面而来。刘俊飞介绍说:“这里是鲁迅艺术学校旧址,在抗日战争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等就是在这里为我们的抗战将士讲述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再至一处,指着一个较为宽敞的院落,刘俊飞说,这就是八路军卫生学校旧址了,也是灰墙灰瓦,棕褐色门窗房屋。转弯又至一处,殉国先烈战绩碑赫立眼前,战绩碑立于0.5米高的方形水泥座上,二龙戏珠碑首,龟趺座,内容为朝鲜义勇军在上武村的事迹,碑阳上方分别镌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韩国国旗,碑文为中、韩文字。
  面对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底蕴深厚这样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如何更好地盘活生态旅游,刘俊飞有自己的想法,“首先确定依托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向,再按照建设‘原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度假村’的发展思路,结合左权县太行山百里画廊总体规划,建设总投资180万元的休闲农业观光廊,实现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的转型。同时,依托鲁迅艺术学校、朝鲜义勇军华北支队旧址、八路军卫生学校、知识青年住所等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培育小花戏、大洪拳等文化旅游特色产品,将传统的八音会、闹元宵柏枝排楼、垒旺火、打铁花、放花锅及文社火、武社火恢复起来,打造传统文化民俗村一条街和精品农家乐、精品民宿,使文旅产业成为上武村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载体。”
  为给上武村实现乡村振兴增加新动能,村“两委”还采取有力措施,精心安排部署,持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建成污水处理站、护村坝漫步道等基础设施,实施了产业园区道路硬化、厕所无害化改造、主干街道沥青路面改造,彩色压花路面和花岗岩路沿铺设,真石漆墙体立面整治,乔木草花种植,实行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使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同时,村党支部还确立了“支部推动、户户跟进,建章立制、破除陋习”的工作思路,建立了“村整洁十不准”“户清洁六必须”卫生清洁标准,设立了党员示范户、群众监督台和“最美片区”“最美街巷”“最美家庭”奖牌,规定每月由村专门组织进行现场评比,对获奖者挂牌表彰,并分别给与500元、300元、100元的奖励;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对村民乱挡、乱建、乱堆、乱倒行为予以相应处罚。奖优惩劣、奖罚分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村庄宜居度和村民的幸福感。
  “今天是2021年第一天,希望村民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像漫山遍野的桃花红一样,红火幸福。”在刘俊飞如诗的言语里,记者仿佛看到“开花调”释放出的、质朴的自由与快乐……



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山西新农村建设网微信公众号山西新农村建设网微信公众号
山西新闻报道集

全媒体矩阵

投稿热线:0351-4885129
投稿邮箱:sxxncw@163.com
官方微博:山西新农村建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