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文:做一个受农民欢迎的"土"专家致富带头人
为了实现“用农机减轻老乡负担”的初衷,山西长治市武乡县农机站站长李跃文在基层坚守了30多年。
办公桌上堆着厚厚的《现代农机与装备》《农业科学技术》等杂志和一副老花镜,让李跃文看起来像一位学者。打开他的办公桌抽屉,里面的测尺、扳手、螺丝锥、电流表等机械工具又让人对他的职业琢磨不准。
妻子说他是一个“土”人,整天跟农机打交道,下乡回来从头到脚都是土;村民、农机手和同事却说他不土,是个有水平的农机专家。30多年来,他改进农业机械20多台(件),编写各类科普宣传材料30余种,在谷子、马铃薯等作物机械化生产中提出了许多新理论,获得过全国农机科普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李跃文就读于晋东南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的农业机械专业,1982年毕业后分配去公社做团委书记。但是,他主动提出改派为公社农机管理员。武乡是黄土丘陵山区,春季雨少土干,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谷子和薯类。从农村出来的他,工作之初就跑遍了整个县域的沟地和坡地。
“把握了这些,才能决定什么样的农机具适合推广给农民。”李跃文说。
从新技术引进、试验到示范,从新机具安装调试到维修保养,他总是自己上手示范,然后由农机手操作,李跃文总是一边指挥一边跟着机器在地里往返跑。讲科普、做宣传、搞培训、解难题,他的足迹遍布全县乡野。
李跃文的用心及成果,大大方便了乡亲:对330型机械翻转犁进行改进,使入钩、翻转更顺畅,避免了空耕现象发生,作业效率提高20%;对马铃薯播种机进行了多项改造,避免了一穴多株现象发生;对东风4LZ1.5—1548收获机拨禾轮进行改进,降低了收获损失……
最让李跃文得意的,是历经3年时间研发的谷子机械化免间苗播种技术。过去老乡种苗稠密,当地降水少,为保证成活率,需要拔出多余的幼苗,完成这项工作每亩地需要三四个人。采用李跃文研发的技术后,不仅大大减少劳动力,每亩地还减少了种子损耗,得到了专家和乡亲们高度评价。
李跃文最初的心愿正在变成现实。武乡县农机化实现巨大飞跃:从1992年到2014年,农机总动力从4.8万千瓦发展到18.6万千瓦,各类配套农机具从676台(件)发展到5901台(件)。化肥深施、机械铺膜、玉米单粒点种、秸秆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具和农机化技术,从示范推向了大面积应用。
农机专家、工程师、站长、“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面对这些荣誉,李跃文说:“土地是农机人员最大的灵感。我从农民中来,还要到农民中去,做一个受农民欢迎的‘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