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郊区汉河沟村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纪实阳泉
村民集资先后创办8家企业;村民全部搬入建成了水电暖等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村住宅小区;建成村文化活动中心,设立舞蹈室、演艺厅等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全面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大病医疗保险,设立村民子女奖学金……近年来,阳泉郊区汉河沟人不断展示着新农村建设的美好。
然而,人们在更多地关注汉河沟村经济建设、新村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的同时,汉河沟人同步启动了一项乡村治理工程,构建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这场美丽蝶变奠定了坚实的秩序基础。
郊区李家庄乡汉河沟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244亩,现有住户331户,总人口1358人,其中党员50人。借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汉河沟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发展步伐,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经济建设方面,利用集体积累资金,创办了阳泉市郊区盈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阳泉市金谷种植专业合作社、阳泉市大中成安机械施工有限公司、阳泉市中安石油压裂支撑剂有限公司、景河酒家、阳泉市裕盛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阳泉市景河成品油销售有限公司、山西艾施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村集体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村建设方面,建成了水、电、气、暖、有线电视等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村住宅小区,2010年村民全部搬入新居;完善了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篮球场、网球场、敬老院、幼儿园、卫生所等一系列公益配套设施,完成小区绿化,建设了污水处理厂。
在文化建设方面,建成了村文化活动中心,购进图书10000多册,订阅杂志100册,配备了电子琴等音乐器材,设立了舞蹈室、演艺厅、书法等文艺作品展示厅、棋牌娱乐室等休闲娱乐活动场所。
在民生福利方面,为30周岁到54周岁的村民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60岁以上的村民一个月可领到1000元的养老金;为村民办理了大病医疗保险,新建了设施完善的村级卫生所;设立了村民子女奖学金。
值得一提的是,汉河沟村结合自身产业特色,积极建设醋文化,连续举办六届晋阳府醋文化节。目前,汉河沟村建设的醋文化产业园项目包括绞股蓝灵芝醋口服液生产车间、冷库、晋阳阁、晋阳文化广场、晋阳龙池、晋阳生态步道、晋阳文化展馆及基础设施建设。
收入高了,生活好了,汉河沟人并没有停下发展的步伐,打造一个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谐稳定的新农村才是汉河沟人的最终目标。
汉河沟村在乡村治理工作中,按照“党建引领、三治融合”要求,探索建立“三章三约四个十、清单流程两办法”村级权力治理体系,末位表态、法律把关、便捷通道、一站服务、荣辱公开、全员承诺等六大创新推动权力运行、管理服务、日常行为的多向规范,逐步形成以制度管村、用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正在引领乡村善治新格局。
在规范用权方面,汉河沟村全面梳理总结村级权力,形成35条村级权力清单,并制定运行流程图。大到工程项目实施、土地管理,小到公章使用、便民服务等,全部明确了对应的运行标准和要求。通过细化职责要求,规范了村干部的权力范围,切实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汉河沟村的发展是所有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了让每一个村民参与到汉河沟村的发展建设中来,汉河沟村探索实行末位表态制度,两委班子成员在决策村级事务时,由“听领导安排”变为“给领导建议”,有了更多表达思想、提出看法的空间,也发挥出了更多的智慧。特别是在红白理事会章程修订、好媳妇等的评选表彰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两委班子提出了大量建设性、实用性意见,为制度的执行、工作的落实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针对村民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汉河沟村通过给各家各户发放口袋书、在小区内公布便民服务流程等方式,方便群众办事。便民服务的负责人、联系电话一目了然,村民可以直接给负责人打电话询问了解,不必因为资料没有准备齐全多跑路,既缩短了村民的办事周期,也实现了“只跑一次”的目标。
“只有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才能建立起民主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制度”。对此,汉河沟村积极健全完善村级财务监督管理机制,从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遇到村里的重大事项定期向群众公开,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三务公开项目相比试点前进一步增加,加之配套制定了村务公开制度,对公开时限、内容有了进一步明确的要求。随着公开的内容多了、频次高了,村民对村集体事务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民主意识也不断增强。
为了刹住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老传统”,汉河沟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通过全面动员、党员带头、严格奖惩等措施,引导村居民摒弃不良思想、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同时,为了奖励按照要求红白事简办的村民,村内购置了礼炮车免费供村民使用,红事送婚庆车队、白事送花圈,让村民获得更大的优惠,村民操办红白事办红白事的花销比以前减少一大半。
为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提升道德修养,汉河沟村积极搭建“道德”与“获得”的联系通道,让有德者有更多获得感。同时,从培育良好家风民风村风入手,先后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评选表彰、文明祭扫评比、“红五月”职工评选等活动,树立榜样,形成示范作用。设立“红黄榜”,其中:红榜为荣誉榜,黄榜为贬责榜,通过晒红亮丑,进一步推动形成学习先进,杜绝后进的良好氛围,让村级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目前,随着乡村治理试点工作的推进,汉河沟村村民对于村级管理制度,特别是村级的规章制度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村民根据村规民约、居民条约以及《汉河沟村遵守“三章三约”奖惩办法》,自行建立了活动室管理制度,活动室也随即开放,真正实现了治理变自治。
近年来,汉河沟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级森林乡村”“全国文明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然而,踌躇满志的汉河沟人却并未满足于现有的荣誉,他们正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浪潮中, 披荆斩棘,打造一个内外兼修、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