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扬起自信 凝聚力量阳泉
继去年阳泉市首届文化产业(产品)展示会成功举办后,7月12日,第二届阳泉市文化产业博览会如约而至,展示阳泉市文化产业最新成就的窗口和平台再一次“开启”。
回望过去,阳泉市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企业,稳固了持续发展的“底盘”;通过跨界整合,提高农业、工业、旅游等相关产业的附加值,稳就业、提消费、促融合,增加了阳泉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底气”,扬起了文化自信,凝聚了发展力量,讲出了阳泉文化产业的生动“故事”。
文化创意增“底色”
去年10月12日,由团市委、市妇联、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8年阳泉市“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大赛落下帷幕。梁盛萍剪纸艺术工作室推送的盘合剪纸研发及其婚俗衍生品文创规划项目获得了一等奖。
“打造文创产品要做好长期的产品结构布局和规划,通过方法升级、能力升级、服务升级等,在消化和积累的过程中出精品……”今年4月,阳泉市委宣传部组织该市相关人员南下“取经”,学习观摩江苏省南京市在文化产业发展领域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大家在文创产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今年6月11日,在“面塑承文化、指尖传非遗”的大型彩色面塑艺术精品展上,一组彩面塑与葫芦“融为一体”的作品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
……
一个个创意的产生,一件件文创产品的诞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碰撞出的火花,是一段段尘封的“阳泉故事”,更凝结着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和设计能力。
“文创”渐渐走入阳泉人的生活。近年来,该市通过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正本清源,从非遗中吸取“养分”,从历史中获得“灵感”,再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和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触碰更多人对文创“渴望”的神经。同时,把那些有形有神、内外兼修的文创产品带回家,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让“封在记忆中的非遗、传在民间的手艺、陈列在柜子上的‘瓶瓶罐罐’”具有了新的生机。
7月12日,第二届阳泉市文化产业博览会这场“文创”视觉盛宴开幕了。
文化交流增“活力”
“漫画老阳泉”“会说话的剪纸”“古州八景文化”“指尖变幻面塑人”……本届文博会上,文化公益互动讲座将开讲,人们可以一边学习交流、体验互动,一边了解阳泉历史、阳泉文化,感受和体味阳泉故事。
宜兴洪运堂紫砂研究院、山西瑞来工艺品有限公司、晋城晋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省内外9家文化企业将汇聚阳泉市,在展示各自文化产品的同时,寻找商机,与阳泉市文化企业开展合作。
第二届阳泉市文化产业博览会平定分会场暨2019山西·当代国际陶艺交流展巡展同步在本次文博会上开办,包括来自美国、日本、瑞典、丹麦、捷克、韩国等国家的十几位外籍艺术家在内的80多位艺术家,带着120多件陶瓷作品亮相。
荫营古镇、郊区旧街乡南沟村血战狼峪红色实景剧等项目,在开幕当天作招商项目推介。
……
从12日到18日,1场文化产业项目招商推介会、1场文化产业项目合作签约会、1场旅游推介会、1场银企对接会、13场文化产业互动体验讲座、6场县区展示展演以及文博会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将举办。阳泉市将在分享阳泉文化成果的同时,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实现合作共赢。
这是一种开放的包容心态,也是转型发展的一个必然路径,更是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文化产品与其他产品的“走出去”不一样。人们一般认为,文化产品具有三个层次的价值,除了第一个层次的产品和服务、第二个层次的品质和品牌输出,重要的是第三个层次人文理念和精神观念的输出,传播阳泉故事,勾画新时代阳泉的气质和形象。
“文化+”发展增“实力”
根雕、古琴、工艺蝴蝶;食醋、小米、老字号月饼;武迓鼓、小品、茶艺……无论是无形的文化,还是有形的产品,文化总能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把“资源”变成“财富”,形成了“文化+”的格局,为阳泉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次文博会上,刘备山文旅产业联盟、藏山风景区、大汖温泉度假区、华北奕丰生态园等阳泉市9家景区加入其中,在宣传展示大美风光的同时,加大与市民的互动,向文旅融合再进一步。
无人机、智能健康自检仪、刷脸支付设备、AR机器人现场推介……文化与科技“亲密接触”,在突出科技引领的同时,展现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近年来,阳泉市文化与旅游、节庆、工业、农业、科技、体育等不同领域的融合发展步伐加快。藏山景区、娘子关景区、固关景区、冠山舍利文化园、桃林沟桃河民俗文化园、小河评梅景区等一批文化与旅游融合项目,不断改造提升,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直接提高了阳泉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中国刻花瓷文化园、平定砂器旅游文化产业园、盂县蝴蝶文化产业园、阳泉煤雕文化博物馆等文化与工业融合发展项目,培育了一批工业旅游示范点;郊区咀子上农耕文化园、汉河沟醋产业园、平定县宋家庄村等一批文化与农业融合项目,让游客实现了观光旅游、科普教育、采摘、农事劳动等多功能一站式体验,增加了农民收入;三和园双创基地、山城8号众创空间、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一批文化与科技融合项目,发挥了创新创意创业示范引领作用;古州·映像——平定旅游文化节、盂县忠义文化彩灯美食节、郊区关公文化节及桃花节、槐花节、苹果采摘节、红薯节、山楂节等一批乡村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全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
当今社会,文化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正潜移默化地走进人们的工作生活。从文化元素的深度提炼,到创意设计的点石成金,再到文化IP的跨界授权,无形的文化让有形的产品和服务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文化附加值,为相关产业注入文化创造活力,助力阳泉转型崛起。这次文博会,生动地体现着这些崭新的变化。(来源:阳泉日报 记者 喜明 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