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一支笔 醉心山水情文化艺术
松间明月,石上清泉,晴云朵朵……初冬的吕梁山依然美丽,如画的景色是艺术家最好的灵感来源。
近日,记者随被业界誉为“山水画淮安一支笔”之称的书画家任振山在吕梁采风写生活动。任振山在初冬冷风中漫步吕梁山,云雾缭绕间,山峰时隐时现。沿羊肠小道而上,一步一景,偶有片片深红、橘红或橙黄的枫叶在青灰水墨般绵延山峰的背景中冲入眼帘,让寂静的山中有了生机。
任振山,1972年12月生,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清河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淮安市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淮安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
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都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平凡。”任振山,就是这样一个凡事都做到极致的人,但凡这种追求完美的人,注定有苦行僧似的命运。因为,与极致和完美事物成正比的,恰恰是以高昂的代价为基础的加倍付出。
漫漫书画路
身材精瘦的他,操着浓浓的乡音,举手投足间颇有一股江南才子的秀气。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不完山水的千回百转;“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道不尽山水的诗情与画意!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系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寄情抒怀的载体。在近年来的高级别的书画大展上,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参展者,他的山水画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画中浸润着情与景的交融,飘逸着山水之间散发的清澈灵气,隐隐地流动着时代的气息,他就是淮安山水画家任振山。
任振山1972年出生在淮安刘老庄,生活在人杰地灵的淮楚大地,也许是受到这片土地丰富的历史文化滋养,自幼便迷上了绘画。他9岁学画,对中国山水画有着良好的悟性和独钟的热爱,离家方圆数十里会画画的老师都被他拜访遍了。毕业后因为画画好被淮阴市工艺美术厂录取,专职画画。1993年被厂里选送至常州金坛学画,画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工笔画、工艺匾等各种类型的画都接触过。
1994年他在北京韩美林工作室进修一年,韩美林先后得到了众多名师大家的指点,打下了扎实的造型基础。在尝试过几种绘画形式后,他最终选择山水画作为主攻方向。他画山水,以金陵画派山水为根基,融入北派山水的元素。南学宋文治,北学陈振国,吸收傅抱石的笔法,博览众家之长,仅用一年时间就拿到江苏省美协会员的“通行证”,一年中,在大型的展览中投稿9次入展8次。这么高的命中率在有的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可他却做到了。
对待艺术,任振山认为,艺术的使命就是发现美、表现美、奉献美。他坚持 “面向生活,发现自我,表现大美”,在水墨意境的探索中,他不满足于固守传统的技法风貌,而以写生入手,结合中西绘画技法,强调对自然的感觉,形成兼工带写的表达方式,不拘泥于细节的真实,而强调整体的气韵传达,用以营造一种凛然与雄浑之气。
任振山主张山水也有正能量。他把笔墨趣味与精神内涵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去进行创作实践。感受任振山创作的画面,可以看出,他日常的创作,注重在景色的写生和观察中表现山河变迁中的时代精神,并藉此把握当代山水的精神之美。“山区破旧茅草房为什么不能变成漂亮的楼房?”“家乡新貌就很值得一画。”他把他的思考直接而鲜明地凸显在画面中,喜作气势恢弘、绵延逶迤的大幅山水。他以中锋行笔,洒脱且富于变化,以或曲或直的长披麻笔墨线型作组合排列,既做到细密中显雄放,严谨处放空灵,密而不塞,工而不匠,韵而不俗,给人不拘法度而法度自在,这一特点来表现峰峦叠嶂,间以古松翠柏和疏筠蔓草,设色清净淡雅,营造出了一种苍古雅逸的意境,富于清新隽永之美。他画的场景小品也多以情趣盎然、生机勃发引人注目。
悠悠书画情
一连几天, 画家任振山面对吕梁山美景,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雄壮的高山、浑然天成的石洞石穴、幽静深林甚至路边的一棵小草都让他驻足流连。情与景碰撞的火花激发了画家的创作激情,将吕梁山的美景人文收入画中,以真实的笔触、浓淡有致的色彩展现出吕梁山丰富的资源。
虽然是初冬时节,但在山西省交城县大山里,却犹如数九寒天,在顺流而下的几十里的河谷里,河水凝固成千姿百态的冰柱、冰幔、珍珠滩。那些牢牢冻在石壁之上的山泉飞瀑形成的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巨大冰瀑。
画家任振山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住了。他时而卧在冰上,时而攀援而上。要么就是握着画笔沉浸在冰的世界里,忘了时间,忘了周围的一切。
只见画面上一条幽深的河谷内有一处由河水长期冲刷侵蚀而形成的大山谷,严冬时即化为一巨大冰瀑,通体冰莹,气势磅礴,极为壮观。每一条冰瀑都形状各异、冰柱层层复垂,玲珑剔透,画面上面仿佛还滴着水珠,在阳光下变幻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光泽。最为神奇的是,在冰床下,水流激荡,时间仿佛在此凝固,细腻的画笔将瀑水成冰后形成的巨大冰瀑,将落瀑的每一个细节都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在河谷落差大的地方,形成一团团晶亮的冰花,尤如孔雀开屏,阳光下,流金溢彩,格外壮观。
抬头看着金色夕阳下的冰瀑,低头看着任振山所做的画,会让您在感叹大自然的神奇瑰丽时,无不对画家传神的画技叹为观止。
任振山告诉记者,他在画过很多幅桂林、黄山、华山等名山大川之后又陷入了深思:这些名山大川从古至今都是画家的创作写生聚集之地,当地画家又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说当地的画家已经把这些山水发挥的淋漓尽致,要想突破谈何容易?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任振山毅然决定:就画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此后,在盱眙、洪泽便经常出现他的身影。巅峰云海、山麓农舍成了他胸中激情于笔端的宣泄。
他创作的《山水四条屏》,画面气势宏伟,青山苍翠,在群山叠嶂间,那缠绕不尽的湖水及浸在云中的山脉,真真切切地描绘了一种梦幻般的仙境。画中千峦万壑、大江奔流、乱石峥嵘、云海苍茫,展现了大自然雄奇壮美之气势,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置身于大山的怀抱,感受着山栾由远及近的一呼一吸,聆听着流水的潺潺声。
细品他创作的《渔悦图》,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只感觉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一眼清泉流淌在心间。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苍翠葱茏的群山,虬劲古朴的松树,如梦似幻的云雾,安然漂泊的小船。在这里,我们似乎可以听到泉水叮咚,渔民放歌,甚至可以听到清风在山林间拂动的沙沙声……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舒适,不由得醉心其间。
这之后,任振山从家乡走出,游走四方。
在康定,他流连忘返于“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跑马溜溜的山下,一条溜溜的河。”;在阆中,他的画“穿透的是千百年的门墙,听说的是那年的故事”;在德令哈,了解这个城市的风俗,以至于有人把他当成了德令哈的人,守候一曲荒凉的宁静,把高原怀抱;在平遥,一个人,静静地,走在平遥古城,抚摸那高高的城墙,聆听古诗中的岁月,把这岁月留住,看晋商的风流,与时光相别流离••••••然后,在平遥的街角,听游人唱,“好一个平遥古城。”
如今,他不远千里,来到吕梁,在交城县卦山、汾阳贾家庄、临县碛口……留下了他深深的眷恋。草草几笔,便勾勒出平远的景色,远山近水,无不栩栩如生。
北宋大画家郭熙把山水比喻为“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这简直就是辛弃疾所写的“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在与自然顾盼之间,艺术家拟人化了山川湖泊,艺术生命由此与山河大地融为一体。
“吕梁山青山、碧水、奇石、古邑,我还会再来吕梁的。”任振山无限回味地说。
任振山既注重面对自然山水的写生,也注重以主观情感抉选截取,使之成为可居,可游的诗情之境。于是,在他的画作中,大山 。河水,小路,田野,房舍既有磅礴之势亦有含情脉脉,充满了恬淡的生活情趣,呈献出一种自然、宁静和谐之美。的确,任振山的山水画,向我们传达的是一种对自然人文的关怀,是人与天地间的无声对话,同时,彰显出画家“高山流水觅知音” 的诗意情愫。
七堇年说:人生如路。须在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来。对待艺术,任振山像个行路的人,从没有路,到找到路,每一步都走得那么结实。他的画面墨韵与灵性并存,洋溢着当代文人的笔情墨意,从他的那些墨气淋漓的山水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他对传统山水的理解和传承,亦能从中体会到他别抒心得的时代气息。
一个画板,一砚香墨,一纸净宣,一路行走……这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这就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