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草白粉病防治技术农业实用技术
发布时间:2023-01-03 09:36:07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2
红豆草白粉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红豆草种植区。西部甘肃、新疆等地均分布。此病严重时使整片草地变白,发病率达100%,种子减产50~70%,产草量也明显下降。
[症状]豌豆白粉菌为害:叶两面产生白粉状霉层,后期霉层上产生初为黄色、橙色、后呈黑色的小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豆科内丝白粉菌为害:叶背形成较厚的白色斑块状霉层,后逐渐蔓延覆满整个叶片的两面,呈毡状,内埋生褐色至黑色小点状闭囊壳。病株大量提前落叶,茎、叶柄和英果也可被侵染。
[病原菌]豌豆白粉菌(Erysiphe pisi DC.),豆科内丝白粉菌(Leveillula leguminosarum Golov.),属子囊菌亚门。
[发生规律]病原菌以闭囊壳、休眠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或残体上越冬,成为初侵染源。
生长季节内形成多代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造成多次再侵染。昼夜温差大,多风,中等湿度,气温在16~
28℃之间时适于此病发生。“
[防治]选育和使用抗病品种;选无病草地留种,带菌种子可用药剂处理,如用15%的粉锈宁拌种,重病地应提前刈割;也可用硫磺粉、粉锈宁、多菌灵、灭病威或高脂膜等化学药防治。
上一篇:
高寒地区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措施——合理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