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351-4885129 | 投稿邮箱:sxxncw@163.com

翼城里砦镇:千亩示范园区开启蔬菜种植“智慧时代”临汾

发布时间:2023-01-11 11:21:21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5

         12月2日,冬日的翼城雪花飞舞。记者迎着风雪走进翼城县里砦镇西沟村的智慧蔬菜园区,30多栋日光温室大棚沿着进村道路一字排开,蔚为壮观。在西沟村民张玲弟新修建的大棚里,张玲弟正在操作智能遥控器,手指轻轻一按,卷帘机开始运转,三五分钟前昏暗的大棚内顿时明亮了起来。张玲弟高兴地说:“以前种棚最发愁卷帘子,卷一次就得两个小时,现在三下五除二就完事了,这智慧大棚不仅可以控制棚内气温,还可以根据植物需要自动补水补气。这下种地真方便了。”

  “西沟有今日的局面,是镇党委宋海英书记带领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大力支持的结果。”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宋永兴说,“里砦镇18个行政村,几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西沟村是全镇发展相对较慢的一个村庄。为了让西沟村有产业,老百姓有出路、有钱赚,宋书记经常来村里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后来决定在西沟村建一个千亩蔬菜园区,带着西沟村人奔小康。”

  “将园区地址选择在西沟村就是想拉上西沟村人一块走致富路。建园区不仅能给西沟村人带来就业,还能解决各村菜农间无序竞争,政府规划引导,提供水电路等基础公共设施,给老百姓创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里砦镇党委书记宋海英的构想是,将里砦镇打造成一个“蔬菜王国”,让全镇的老百姓因菜而富。

  要建千亩智慧绿色蔬菜园区谈何容易!一个棚投资差不多就得20万元,园区水电路等基础实施投资是个大数,还不说土地、技术等问题。刚开始,多数人对此没有信心。

  “做任何事情都有困难,遇到困难不去解决,而是绕道走,那永远也没有出路。”宋海英决定先建一个大棚做示范,有了效益,老百姓就会主动去种。

  为了推动园区建设工作有序开展,里砦镇党委决定让镇人大主席翟红杰兼任智慧蔬菜园区主任,协调推进土地流转、园区服务工作。同时又引进众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建棚、种植、销售等业务技术指导。

  时间不等人,起步就是冲刺,里砦镇在完成土地流转后,就马上动工建设,二十余天一座占地7亩,土墙厚度6米,东西跨度11米,长度180米的智能日光温室大棚拔地而起。

  园区建起了示范棚,天马村村民李可亲第一个报名承包经营。“以前想种棚,就是没钱投资,看见邻居们都种菜赚钱了,自己干着急。后来听说镇政府为了打造蔬菜园区,先建一个棚做示范,我就做示范先锋。”

  在政府的帮助下,李可亲实现了种棚梦。勤劳的她每天10多个小时泡在棚里,黄瓜苗在她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如今绿油油的瓜秧已经盘枝了。“赶上春节前后上市,定能卖个好价钱。根据以往的价格,这个棚怎么也赚七八万元。”李可亲看见长势喜人的黄瓜苗高兴得合不拢嘴。

  “试验棚的成功,给整个园区建设带来了信心。”翟红杰说,“整个园区规划占地1000多亩,将东续、西沟、西续三个村的土地连城一片,建122栋日光温室大棚,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上班’赚钱。不久就会成为现实。”

  梁存祥是东续村典型的因菜致富的农户。今年63岁的梁存祥,已经种了15年的大棚菜,老两口靠一个老式大棚,每年收入六七万,在种菜领域算得上土专家。许多菜农有啥技术难题都找老梁帮忙解决。可是,这个土专家今年却遇上了种植难题,黄瓜苗出现死苗现象,他换了肥料,换了苗,深翻土地,还是出现死苗现象,一直找不到症结所在。种了多年菜,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这下可把老梁难住了。正在一筹莫展时,园区的技术顾问来了,技术专家观察后发现土地盐碱化的问题,于是深翻土地50厘米,在翻新的土壤上栽种了黄瓜苗,半个月过去了,黄瓜苗绿油油一片,没有出现死苗现象。老梁感慨地说:“还是园区的专家技术过硬。”

  利用科技新知识种大棚的经历让老梁产生一个新愿望,“让在北京打工的儿子梁天明回来种大棚,加入园区,种棚有补贴,建棚有贷款,技术有保障,这么好的事,千万不能错过!”

  34岁的梁天明回到家乡,看到政府大手笔投入,大项目落地,觉得是自己创业的好时候,便横下一条心,贷款建起了大棚。随着梁天明返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城市返回农村,建起了大棚搞起了创业。自由散漫的西沟村人也坐不住了,他们纷纷报名,建造起大棚,谋起了生计。

  寒气逼人的冬天也阻挡不住里砦镇农民建设美好生活的豪情步伐。宋海英打造的“蔬菜王国”,让里砦镇老百姓因菜而富的想法正渐渐变成了现实。




汾酒.jpg


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山西新农村建设网微信公众号山西新农村建设网微信公众号
山西新闻报道集

全媒体矩阵

投稿热线:0351-4885129
投稿邮箱:sxxncw@163.com
官方微博:山西新农村建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