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351-4885129 | 投稿邮箱:sxxncw@163.com

让村民永远快乐—记赵城镇永乐村党支部书记席苏顺晋城

发布时间:2023-06-29 11:40:02  作者:张三平 刘奇康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22

山西省洪洞县有这样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在北京肿瘤医院的时候,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时候,在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的时候,席苏顺不愿意过多想自己的病,病已经得了,他不怕,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或英雄或烈士,军装脱下了,忠诚与信念不变;作为一名拥有43年党龄的老党员,责任与担当永在;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初心与坚忍不变,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把小小的疾病扼杀。



1958年出生的席苏顺,20岁入伍,22岁入党,23岁升为副排长,曾获“学雷锋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四年的军营熔炼,练就了他一身钢筋铁骨,已没有什么能让他害怕。1981年,席苏顺离开了心爱的军营,回到了家乡永乐村。退伍不褪色,离队不离党,换装不换心。工作环境变了,但他军人敢闯敢拼的优良传统没有丢。他担任了村里的团支部书记,青年突击队队长。1986年,28岁的席苏顺不辱使命,担任了永乐村的党支部书记,十四年的黄金时光,他开启了永乐振兴起飞的第一步。人们不会忘记:自从他走上岗位,村里的面貌很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利、道路焕然一新,“新农村”工程、煤气站等工程很快上马。在他任上,永乐村真正变了样,昔日的穷村、烂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他踏实干事的作风也赢得了老百姓的交口称赞。连续十年他被地委授予“红旗党支部书记”,1991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十佳青年星火带头人”。1992年获山西省”优秀党员“”尊师重教先进个人“称号。2000年,席苏顺被提拔到赵城镇工作,从村干部到赵城镇党委副书记,这是一个飞跃。在镇上,他分管的是棘手的环保、土地、城建等工作,充任的是墙内支柱的作用。十四年中他历经九任党委书记,所有的难事都被他轻易化解,为三维解决吃水与污水处理工程;五天内为厂里砌起了百米围墙;单枪匹马去处理村里的选举难题;每年正月十五城里闹热闹,在他手里,事事困难重重却事事难成事事成。生病这件事,也难不到他。躺在病床上,席苏顺痛疼难忍。这“癌中之王”——胰腺癌似乎在有意考验他这个共产党员的钢筋铁骨。四十年前,他是“全国十佳青年”,事迹上了《中国青年》杂志;三十年前,他是山西省的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2014年11月,应村名们的强烈要求,席苏顺再次披挂上任,回家乡永乐村任党支部书记,老百姓说:“苏顺回来了,灯明了,路平了,村里立即变样了。”他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启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投资50万余元,对村级幼儿园进行了升级改造,对村小学进行了全面整修;投资200余万元,全面实施村级农田灌溉节水改造工程,共硬化灌溉渠道1.2万余米,整修田间道路1万余米,新修桥涵100余座,设立节水闸门近400个,基本实现了“田成方、渠成线、路平宽、树成行”的目标。他带领村干部整修村级组织活动场地,硬化村内循环道路2万余平方米,美化文化广场,铺设花岗岩地面2900多平方米,栽植树木花卉2万余株;购置垃圾箱100余个,建设固定垃圾池20余个。2016年年初,永乐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难得可贵的是投资10余万元,建成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为主要内容的300米文化墙,这在当时是全县首家。村里还建成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永乐园。生病了,还得干,不能倒下,不能让病魔把自己压倒。病再重,共产党员的初心不能变,共产党员的本色不能变。只要党在心中,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席苏顺嘱咐妻子把自己的党徽带到北京来,他把党徽端端正正地佩戴在病号服上,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摘下来,一团小火苗在这个拥有43年党龄的党员胸前燃烧,吸引了许多病友与医护人员的注意,他们纷纷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他每天坚持登录“学习强国”平台,每天坚持学习,成绩已达七万多分,他还督促支部其他委员坚持学习,人人向十万分进军,学习强国不能停,共产党员的精气神永远不能丢!躺在病床上,思考工作之余,他背毛主席诗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诵读毛主席语录:“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他用十个数字概括主席一生:“一心为公,两个务必,三大战役,四渡赤水,五卷雄文,六亲殉国,七御外敌,八字宪法,九批苏修,十大关系。”主席一生为国为民,克服无数困难,打下了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人民的江山做事,倾尽一生也不够,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自己经受的这点磨难又算得了什么!住院间隙,等切片活检结果时,席苏顺又偷偷回来过两次。“一次是市人大副主任来考察,一次是省纪委、市纪委来验收工作。“这两项工作都是我主抓的,我得回来完成它,不能虎头蛇尾。”席苏顺如是说。



永乐村作为几十年的一个标杆,山西省人大主任卢功勋视察过,省委原书记李立功来视察过,共青团山西省委原书记支树平来过,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曲孝丽来过。还有临汾市委书记董一兵,临汾市人大常委副主任郑步电,临汾市委组织部部长刘文华,临汾市委副书记黄巍,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曹晓亮等都曾多次来永乐视察、调研,对永乐村及席苏顺的工作十分满意,给予他许多荣誉称号:2006年被中共临汾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被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委员会授予“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2018年被临汾市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临汾市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被洪洞县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最美退役军人”称号。2020年5月被洪洞县人大常委会授予“优秀人大代表”称号。2022年6月被中共洪洞县委党校聘请为“特聘讲师”。从上到下,各级领导关心永乐村,支持永乐村,给了自己这么多荣誉,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怎能因病就耽误或影响工作。汇报完工作,席苏顺已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此时,他的癌细胞抗原已达900多。如果不是生病,他怎能舍得离永乐村半步。从北京到广州再到上海,尤其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老院长与苏顺一样,都是军人出身,他被这个同龄人抗击病魔的乐观精神深深打动,下决心治好他的病。这时已联系好的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那边来了通知,这位老家陕西的老院长不想让他走,临行前,还专门设宴招待了席苏顺。病房,一个空气压抑特殊的地方,许多病人不能接受现实或忍受不了痛的折磨,要么大哭大闹,要么沉默无语。但只要有席苏顺在,乐观积极向上的气氛就在荡漾。苏顺鼓励大家,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病魔斗,更是其乐无穷。他以罗盛教、江姐的故事鼓励大家,相互安慰,共同抗癌。他的老领导、老同事,还有一些医护人员与病友,亲切地称他是医院里的“编外支部书记”。有一次,一位熟人悄悄来医院看病,她用口罩围巾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席苏顺正在护班室,他认出了这位老大姐,立即问:“”嫂,怎么了?”“病了好些日子了,好不了。”“好不了你怎么不找我呀?”“找你顶什么用呀,你又不是医生?”“嫂,你不知道呀,我有针,有金针,金针扎天地,邪气退全身。金针本是老君留,扎断江河水不流,神见怕,鬼见愁,扎得阎王爷不抬头。”苏顺一席话逗乐了老熟人,她说:“死娃娃,听你这一说,嫂子的确轻快了!”对自己的病,苏顺从不忌讳为人所知。“你不说,人家别人也知道啊,你化疗,头发都掉光了,能瞒住谁呢?没什么怕的。”是啊,化疗21次,放疗15次,用电把肿瘤击成蜂窝状,那种疼啊,苏顺说,换一般人早死几回了!他没想过死,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一些不知情的领导还在给他安排工作,许多不详情的群众天天找他处理各种棘手事,不在家的日子里,责任与担当不能变。在与病魔抗争的五百多天里,他所有的工作几乎没有停止过。      1989年,他第一次上任村支书没多久,投资150余万元建起了一座当时全省农村一流的花园式学校。“治穷先治愚,治愚抓教育”。他率先提出了“九个一”工程,即:“一个好支书选任一个好校长,一个好校长带出一批好教师,一批好教师创建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培养一代好学生,一个好学生影响一个好家长,一个好家长管好一个好家庭,一个好家庭影响一个好村子,一个好村子辐射一个和谐社会。”



在镇政府任职时,他声俱泪下一番演讲,创下了圪塔村一小时助学捐款四十万元的奇迹。他把村委会与幼儿园、小学连在一起,有事没事就去走一走,看一看。永乐小学是临汾市第一个乡村德育示范校,事迹上了《德育报》,他功不可没却从自傲,为了下一代,他做什么也愿意。来到学校,面对可爱的孩子们,他用概括了毛主席一生的《咏蛙》、《呈父亲》等五首诗激励学生,让孩子们树雄心,立壮志,创伟业。临走时,他还告诉孩子们,下次来爷爷给你们讲一讲习总书记的故事。是啊,孩子是永乐村的未来,是祖国的未来,无论何时何地,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不能变。住院的日子里,他思考最多的是农业专家们最近给他们村指出的致富之路——发展庭院经济。在席苏顺前前后后担任永乐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主任的这几十年里,永乐村无论是发展工业农业,还是文化兴村,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引领潮流,在全县四百多个行政村都是红旗与标杆。这几年,村里的老院落荒废了不少,苏顺一个一个地数,总共426个,约230亩,这些院落杂草丛生,浪费土地不说,还有环卫安全隐患,如何觅径探路,实现村里经济文化再度腾飞呢?他日思夜想着。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发展庭院经济的精神让苏顺豁然开朗,他立即着手安排实施这项工作,在医院还在遥控指挥,刚刚找到让村里发展庭院经济这个新方向,他怎忍轻易舍弃呢?现在,永乐村的庭院经济已有条不紊的展开并初见成效,老百姓已在网络平台接受葡萄等订单,席苏顺很是欣慰。让“娃娃们吹个笛儿,年轻人钓个鱼儿,女人们吃个梨儿,老年人下个棋儿”。这是席苏顺梦中的愿景。“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苏顺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就是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注重文明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教化、激励、引领作用。一手抓文化,一手抓经济,两手都得硬。硬,是席苏顺精神品质的内核。他做的是一种理想,理想已成为或正在成为现实。“大棚蔬菜铁路西,公路两轧油机,蘑菇花开院子里,全村一心抓经济。”“路西葡萄路东果,桥坡堡里农家乐,农业企业齐发展,全村一心奔小康。”许多事情已成为现实,还有更多事情去做、去完善,他怎么能停下来呢!初心不变为党忧,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是啊,席苏顺心里永远只有一个永乐村,永乐村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尤其是每一个村民都是他难以割舍的情怀。他想让永乐村这条全县乡村中最长的文化墙边更加生机盎然;想让永乐村的大街小巷葡萄累累,丝瓜吊瓜坠地,石榴苹果飘香;想让永乐村的所有男女老少永远笑容满面。“花果在村中,村在花果中。此中有永乐,永乐在其中。”这是席苏顺的现时最迫切的愿望,让永乐全村男女老少生活在一个美好快乐的大同世界里,为此,他扼住了病魔的咽喉,无惧无畏,慨然前行。(作者:张三平    刘奇康)

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山西新农村建设网微信公众号山西新农村建设网微信公众号
山西新闻报道集

全媒体矩阵

投稿热线:0351-4885129
投稿邮箱:sxxncw@163.com
官方微博:山西新农村建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