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351-4885129 | 投稿邮箱:sxxncw@163.com

建设法治乡村 助推乡村振兴法制动态

发布时间:2023-02-08 09:57:20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7

建设法治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全国法治乡村建设工作会议以来,浙江省拉高标杆,找准定位,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举措,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进一步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浙江各地法治乡村建设有序开展


杭州

杭州结合“民主法治村(社区)”工作、普法服务基层服务民生十大专项行动等载体,通过开展“宪法进万家”“千村万户学法日”、千名“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等活动,进一步深化法治乡村治理,提高广大群众法治乡村建设的参与度,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宁波

一是要抓住机遇、找准定位,推动宁波法治乡村建设再上新平台,将宁波打造成为全国法治乡村建设启航地。


二是要抓住亮点、深度挖掘,提升宁波法治乡村建设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三是要推动立法、完善制度,推动宁波法治乡村建设规范化。

四是要整合职能、多措并举,形成宁波法治乡村建设的合力。

温州

一是推进乡村依法治理。引导村民依照法定程序制订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依法组织村民就村公共事务、重大民生问题开展民主协商,建立村“两委”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制度。


二是加强乡村普法教育。组织实施“宪法进万家”活动,提高农民宪法意识。

三是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研究制定“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考核标准,强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动态管理,探索建立“民主法治示范村”第三方评价机制,提升创建工作水平。

湖州

完善乡村治理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优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法律法规制度供给,加大乡村社会治理法律法规贯彻力度。


加强基层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健全农业行政执法程序,加强涉农审判工作,完善乡村司法便民机制。

深入推进宪法法律进乡村,繁荣发展乡村法治文化,引导农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

健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乡村律师专业法律服务供给,创新乡村公证法律服务。

夯实法治乡村建设基础,形成统筹推进乡村法治建设的合力。

嘉兴

更加注重高质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在谋篇布局上再深化;进一步锻造精品,在亮化品牌上再突破。


更加“注重现代化”。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同频共振,在精准普法上再聚力;要求强化智慧普法和“互联网+”思维,提升法治宣传的穿透力和辐射力。

更加“注重满意度”。进一步量化指标,在普法实效上再提升;进一步夯实阵地,在法治文化底蕴上再挖掘。

更加“注重风险防范”。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在基层社会治理上再推进。

绍兴

深入开展“法润绍兴”专项行动,以“民主法治村”建设、“枫桥式”法治宣传等为载体,全面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延伸法治触角,增强基层法治意识,夯实基层法治建设基础,不断丰富法治乡村内容。


对已获批的民主法治村实行“挂牌子、亮身份”,扩大民主法治村的社会影响力。健全村法律顾问制度,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精准的法律服务。培育一批以村干部、农村党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

金华

营造基层普法氛围。依托农村文化礼堂等,为农民搭建广泛的学法平台。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养“法治带头人”。


提升对农普法实效。对贫困户、流转承包经营权的农户、村委会、“三留守”人员、农民工、民营企业等群体,分类实施精细化普法,夯实法治乡村建设的民意基础。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发挥村居、社区红色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

衢州

健全涉农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衢州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供给,提高农业领域政府立法科学性。在地方立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中拓宽征求意见渠道,提高政策制定的实效性和精准性。


完善乡村普法依法治理。推进的多层次多领域一体化的法治示范创建体系。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三年行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构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造市级公共法律服务综合体,实行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无差别受理”。

舟山

一是营造渔农村法治氛围。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家宪法日等主题活动,在渔农村营造尊崇宪法、学习宪法、运用宪法的浓厚氛围。


二是维护渔农村和谐稳定。从海事渔事、劳动争议、买卖合同等与渔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领域入手,将法治宣传融入渔民生产生活。

三是推进渔农村依法治理。积极宣传《舟山市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管理条例》《舟山市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钓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树立群众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

台州

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推进以法治元素为主基调的广场、公园、长廊等建设,通过影视、戏曲、公益广告等形式弘扬法治文化。


营造法治乡村文化氛围。落实“乡村法治大讲堂”系列普法宣讲活动,利用以案说法、现场咨询等形式,培养农村干部的法治思维,提高法治乡村治理能力。

拓宽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实现村级公共法律服务有效覆盖。

着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开展涉农政策法规研究和制定,加大法治乡村制度供给力度。

丽水

完善村(社区)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制度,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升级。


利用农村文化示范户,农家乐等阵地,建立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的“普法农家院”。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窗口、自助法律服务终端机、法治文化场所等基层民主法治阵地建设,培育一批“法治带头人”、挖掘一批“法律明白人”、命名一批“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示范户”。

以“宪法进万家”“法律进乡村”“服务大局普法行”等活动载体,开展宪法宣传教育。


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山西新农村建设网微信公众号山西新农村建设网微信公众号
山西新闻报道集

全媒体矩阵

投稿热线:0351-4885129
投稿邮箱:sxxncw@163.com
官方微博:山西新农村建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