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盂县北下庄乡后川村:奏响振兴路上的产业“协奏曲”阳泉
农机库
玉露香梨种植园
3月18日,一场春雪悄然降临,盂县北下庄乡后川村披上了一层银装。村民刘金斗难得没去地里干活,拿着扫帚清扫院里的积雪。“要不是这场春雪,我可歇不住。这几天正在为果树剪枝。”刘金斗说。这几年,后川村种植了200多亩玉露香梨树,计划未来通过采摘,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农业农村部去年公布的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中,后川村榜上有名。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后川村计划在稳定现有玉露香梨采摘园种植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养殖等新产业,让村里的产业共同“奏响”振兴路上的“协奏曲”。
一场春雪让后川村的产业建设放缓了脚步。“到工地的路泥泞难行,现在没法施工。”后川村党支部书记刘建明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项目建设现场的视频,“你看,这是村后山的生猪养殖项目建设现场。等这个项目建好,我们村的产业规模就更大了。”视频里,项目工程现场挖掘机、铲车往来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今年,村里引进了从后川村走出的企业家刘剑珅投资的生猪养殖项目。春节假期一结束,刘建明立马忙活起来。他一边跑手续,一边跟进项目进度。“生猪养殖项目占地200亩,目前正在平整场地。建成后,可存栏生猪5万头。项目预计今年6月投产。”刘建明说。
北下庄乡是个农业乡镇,有发展养殖业的基础。“去年,我们积极招商引资,给投资商开出了优惠条件,引进了生猪养殖项目。对于我们村来说,这个项目十分重要。”刘建明说。后川村是个纯农业村,全村有耕地1000多亩,村民大多以种植玉茭为主。生猪养殖项目不仅能为村民带来土地流转费用,村民种植的玉茭也可以就近销售给养殖场制作猪饲料。经过养殖场处理后的猪粪还可以作为肥料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为了提高村民的耕种效率,提高粮食产量,后川村还对村里的耕地实行了宜机化改造。站在村口望去,白雪覆盖在平整的土地上,仿佛为大地盖上了一层雪白的棉被。刘建明指着村口的土地说,过去,他们村的土地不平整,耕种效率不高。原先一两分的小块地通过改造后变为最小1.3亩的地块。刘建明还在村里成立了盂县瑞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购置了旋耕机、松耕机、播种机、玉米收割机、秸秆还田机等现代化农机具,低于市场价为村民提供深耕、旋耕、收割、秸秆还田等服务。“村里有了农机服务,村民的玉茭亩产量也提高了。养殖场投产后,还可以形成循环农业。一举两得。”刘建明说。
今年,后川村的玉露香梨树就要进入盛果期了。这段时间,村民在果园里忙着给果树剪枝。“生猪养殖项目对我们村的产业好处不少,猪粪可以作为果园的肥料,进一步降低种植成本。使用有机肥,还能保证果品质量。”刘建明说。
果树种植、农机服务、生猪养殖,后川村的三大产业相辅相成,让后川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向前。